okooo-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是另一种滋养

2025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刚刚在马来西亚落幕,而对中国籍裁判蒋叶非而言,这场赛事的澳客意义远不止于顺利完成执裁任务,站在赛场边,他回想起七年前第一次执裁国际赛事时手心的汗、加速的心跳,以及那次至今难忘的判罚争议,正是那些挫折,铺就了 okooo 他走向国际级裁判的道路。

“执裁国际比赛,不仅是技术的考验,更是心理的修炼。”蒋叶非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这样说道。

初登国际赛场的紧张与挑战

2018年,蒋叶非首次获得国际羽联的征召,执裁在越南举行的亚洲U17青少年锦标赛,当时年仅25岁的他,是中国裁判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。

“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,但压力巨大。”蒋叶非回忆道,“比赛第三天,一场男双四分之一决赛中,我做出了一个界内球的判罚,随后选手提出挑战,鹰眼回放显示,球体有极其微小的部分压线,按照规则我的判罚是正确的,但对方教练仍然情绪激动地表示抗议。”

尽管技术证明蒋叶非的判罚无误,但赛事监督仍然与他进行了沟通,指出他在处理争议时的肢体语言和语气可以更加自信和沉稳。“那次经历让我意识到,国际执裁不仅要求判罚准确,还需要更好的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。”

从挫折中汲取成长的养分

2019年,蒋叶非在印度公开赛上遭遇了职业生涯一次真正的挫折,在一场男单比赛中,他对一个网前球是否翻网击球做出了误判,尽管当时选手没有立即提出异议,但赛后录像回放证实了他的错误。

“那一夜我失眠了,国际级裁判的梦想才刚刚起步,就犯了这样的错误。”蒋叶非没有逃避,而是主动向裁判长报告了自己的误判,并请求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暂停执裁,重新观摩学习。

“裁判长并没有批评我,而是分享了他自己早年执裁时的类似经历,他告诉我:‘完美的裁判不存在,但优秀的裁判能从错误中学习’。”

这次挫折成为了蒋叶非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他开始系统性地研究历届大赛的争议判罚案例,同时加强心理素质训练,甚至自费参加国际交流活动,向欧洲资深裁判请教。

技术革新与裁判角色的演变

随着2023年国际羽联引入AI辅助判罚系统,裁判工作迎来了革命性变化,系统能够实时追踪球的轨迹和落点,极大减少了人工判罚的错误率,这并没有削弱裁判的作用,反而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“技术解决了‘是否出界’的问题,但裁判更需要专注于比赛的整体掌控、规则解释和运动员行为管理。”蒋叶非表示,“现在裁判更像是一场交响乐团的指挥,需要平衡技术辅助和人性化判罚之间的关系。”

2024年全英公开赛上,蒋叶非就因为一次人性化判罚获得好评,当时一名运动员因鞋子突然开裂请求暂停比赛,按照规则这不属于允许中断比赛的情况,但蒋叶非注意到球员可能因此受伤的风险,灵活运用裁判裁量权允许了短暂暂停,这一判罚后来被国际羽联作为典型案例收录。

中国裁判的国际崛起

近年来,中国国际级体育裁判数量显著增加,据2025年最新数据,中国已有超过200名国际级裁判活跃在各个体育项目的国际赛场上,比五年前增加了40%,蒋叶非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人物。

“中国裁判的国际认可度越来越高,”国际羽联裁判委员会主席大卫·阿罗帕表示,“他们不仅专业扎实,而且多数能够流利使用英语进行沟通,这在全球体育裁判界都是重要优势。”

蒋叶非认为,中国裁判的国际崛起得益于中国体育的整体发展:“越来越多国际赛事在中国举办,我们有了更多主场执裁经验,同时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色,也带动了中国裁判水平的提高。”

执裁背后的付出与坚持

成为国际级裁判的道路并不轻松,蒋叶非透露,他每年要花费近100天时间在各种赛事执裁和培训上,同时还要平衡自己的本职工作——上海某高校的体育教师。

“记忆最深的是2022年,我同时备战国际裁判晋级考试和学校的教学评估,每天凌晨4点起床学习规则和英语,白天完成教学任务,晚上再进行体能训练,那段时间瘦了整整8公斤。”

语言是另一个挑战,蒋叶非大学时期的英语只是中等水平,为了达到国际执裁的要求,他通过看英文比赛录像、参加英语辩论俱乐部等方式,硬是将专业英语提升到了流利水平。

“现在国际裁判团队就像一个小联合国,沟通能力至关重要,我不仅学习英语,还基本掌握了羽毛球强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一些简单用语,这有助于与运动员和教练的交流。”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是另一种滋养

未来的目标与期待

谈到未来,蒋叶非的目标明确:执裁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,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羽毛球顶级赛事的裁判长。

“每一步都是新的挑战,我现在正在学习赛事管理知识,希望将来不仅能做好现场执裁,还能参与裁判培训工作,帮助更多中国裁判走向国际。”

蒋叶非特别关注年轻裁判的成长:“我经常告诉年轻同行,不要害怕犯错,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,国际赛场上,自信和谦逊同样重要——自信做出判罚,谦逊接受反馈。”

随着2025年羽毛球世锦赛临近,蒋叶非已经开始做准备,他收集了主要参赛选手的技术特点资料,甚至包括他们的习惯性动作和情绪反应模式。

“每个裁判都有自己的风格,我的风格是尽量做到预见性判罚,通过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情况,减少争议的产生,这建立在对规则深刻理解和对球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。”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是另一种滋养

从2018年首次国际执裁时的青涩,到如今成熟自信的国际级裁判,蒋叶非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他的信念:挫折不是终点,而是成长的起点,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人走向世界的坚持与专业。

体育竞技场上,运动员的拼搏赢得掌声,而裁判的公正执裁则是赛事顺利进行的基础,像蒋叶非这样的国际裁判们,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中国体育赢得尊重和国际话语权。